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HR部门的人效如何衡量?

2024-09-04 12:311010

上篇文章研发部门的人效如何衡量?发表之后,后台有不少同学希望我继续写写HR部门的人效该如何衡量。

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因为HR部门是花钱部门,不像生产、销售、研发这类有明显价值产出的部门,除了个别岗位(如招聘)以外,其他岗位难以用类似的人均产出指标来衡量。

尽管如此,以下量化指标可以用来衡量HR部门的人员效率。

1.HR与业务人员的配比

一个企业配备多少HR人员比较合适?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企业配备HR的标准,和很多因素相关,包括:HR信息系统完善度、组织业务复杂度、HR人员资深度、企业文化对员工体验重视度,等等。

我在本公众号曾转发过一篇CEB公司的研究报告关于HRBP的六个发现,其中提到了HRBP与业务部门员工的配比标准。该报告发表于2017年,如果把HRBP扩大到整个HR,其中数据也具备一定的参考性。报告中提到:市场上的HRBP与所支持员工人数对比,25分位是1:138,75分位是1:293,平均配比是1:203。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是国外企业,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发展比较成熟、HR信息系统很完善、HR从业人员也比较资深,所以这样的配比是合理的。在中国,这个数据差异幅度太大,各家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

比如,有的企业HR是纯粹的人力工作,而另一些企业的HR还兼了行政类的工作;再比如,有的企业HR工作全是自己员工做,而另一些企业的HR工作(比如发薪、招聘)则大量外包。这些差异也决定了各家企业的HR人数配比的不同。

以我曾经服务过的企业为例,外企的HR与业务人员配比在1:150-200,而民企则降到了1:100或更低。

我曾经和一位服务业民企的HR负责人交流,她所在公司极其重视员工体验,老板希望HR能够给员工带来无微不至的服务体验,这家公司的每名HR平均服务员工数为50人左右。

上周,我去四川最大的制造业企业通威集团旗下的太阳能公司培训,了解到这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万人,而HR只有80人左右,HR和员工人数配比超过了1:250。

基于以上,我认为盲目对标市场的HR人数配比是没有意义的。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业务特性、企业文化、硬件设施、人力成本和人员素质等因素,来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HR部门人员配比。

除了人数配比之外,下面一些关键的量化指标从HR工作的最终影响结果出发,也可以衡量出HR部门的工作效率。

2.公司整体人效

企业在员工身上花了钱,就如同做了投资,这笔投资是否带来了合理的回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效指标

1.人事费比人力成本/公司营收,人力成本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越低,人效越高

2.人均产出:公司营收/公司人数

3.人均产值公司总产值/公司人数

4.人均利润:公司毛利或净利/公司人数

曾经有同学纠结上述人效指标到底应该考核业务部门还是HR部门。我的观点是HR应负主要责任或者同时考核业务与HR。因为人员编制的制订、控制权主要是在HR,人员编制作为基础控制住了,公司的人效就有保障了。

3.人才建设水平

1.关键岗位内部提拔率:内部提拔到关键岗位的人数/关键岗位的总招聘人数,我曾经服务过的两家跨国公司都把这个指标的目标定在了80%

2.人才梯队健康度:具备继任者的关键岗位数/关键岗位总数

3.人才梯队准备度:所有关键岗位的总继任者数/关键岗位总数,参考目标:每个关键岗位至少应该具备一名1-2年内可以继任的内部候选人

4.关键人才流失率:主动离职的关键人才数/全部关键人才数

5.关键人才收入水平:公司关键人才或高绩效人才的平均薪资,参考目标:这类人才的薪资至少应该达到市场水平的75分位

4. 工作服务水平

1.关键岗位平均招聘周期:关键岗位招聘所需总天数/关键岗位数

2.处理员工问题平均时长:处理员工问题总时长/处理员工问题数

3.服务满意度:业务部门定期对HR部门的满意度打分

5.企业文化健康程度

1.员工敬业度调研得分:关注分数逐年的变化趋势

2.员工文化氛围调研得分:关注分数的逐年变化趋势

3.员工满意度调研得分:关注分数的逐年变化趋势

(以上调研可以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

4.公司的最佳雇主品牌得分或排名

5.员工推荐指数:愿意推荐公司的员工数/员工总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AI时代,人类的智慧还能用在哪里?
郭朝晖来源:世界经理人昨天思考AI应用时突然有个想法,让我既兴奋又焦虑。于是,连续打了5个电话:请教了清华的王院长、华理的讲习教授冯老师、著名信息专家果总,以及在商飞和宝钢研发一线的两位小老弟。在未来的工厂里,各种信息和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都是打通的。我直

0评论2025-03-1753

管理者如何提升概念思维能力?
王荣增来源:世界经理人通常我们将管理者需要的能力分为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与概念能力,一般来讲越是处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其概念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更强调的是业务能力,我在企业内训课《技术向管理转型》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常常能够获

0评论2025-03-1038

计划的三道防线:预测、安全库存和供应链执行
刘宝红来源:世界经理人经常有人问,如何做好计划,或者说计划与执行如何联动?这里我们总结为三个环节,或者说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那就是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其逻辑如下: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错多错少不一样,要尽力作出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提高首

0评论2025-03-1033

DeepSeek会对企业产生那些重要影响?
鲍跃忠来源:世界经理人近日,DeepSeek火了。作为一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能够创造领先全球的技术架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确实非常值得国人自豪与骄傲。更重要的是随着DeepSeek的爆火,已经开始引爆中国新的一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据有关报道:三大电信

0评论2025-03-1036

企业家只有一种:认清市场的残酷后,依然热爱它
老苗撕营销来源:世界经理人做企业像做人,总归要摔跟头的。不同的是:有人摔得早,有人摔得晚;有人摔得狠,有人摔得轻;有人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有人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土,继续大踏步往前走。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

0评论2025-03-0432

为什么你学的谈判技巧实战起来会“没用”?
料神外贸来源:世界经理人这几个问题要考虑清楚付款方式的谈判,可能是每个外贸人都遇到过的难题。谈判时,有些朋友会用到这么一招,叫做以退为进,条件互换。但在用这一招的时候,有几个问题请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我们来看今天的案例:01学员提问Sam,你好,碰到了一

0评论2025-02-2733

这个价格谈判误区,可能是你业绩平平的罪魁祸首!
作者丨毅冰来源丨毅冰米课之前后台有不少小伙伴希望我能多讲讲买手们的套路,毕竟只有知己知彼,才会更有把握打下胜仗。坦白讲,绝大多数的买手们都非常的精明,想拿下买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被买手反套路的比比皆是。01学员提问毅冰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

0评论2025-02-2431

真正让你逆袭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国海咨询自有原创方法论体系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职场人,一个人最大的底气并非背景、资源或人脉,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和个人都一样,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解决问题。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源自它解决了市场需求;一个人的价值,源自他对

0评论2025-02-2445

工作能力差的人,从这3点改变自己
张良计来源:世界经理人今天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一次日常工作,篇幅有点长,但耐心看完你一定收获颇丰。前段时间,我给公司的3位下属布置了一项工作任务,过几天收上来的作业却很不一样,由此让我产生一些感触和思考。任务的要求很简单,我想要知道关于国内滑雪运动的现状

0评论2025-02-1935

如何更有效地引进和发挥经营人才
来源:世界 经理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经营能力都是排在企业内部第一重要的,尤其是环境并不太景气的当下,很多企业里一号位主抓的都是经营,前两年有家企业新上任的董事长在大会小会上都强调,自己主要就是抓经营,而且过去两年里,他也是身体力行的抓,在我看来

0评论2025-02-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