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创业五年,至今自己还是老板兼销售总监,怎么办?

2022-02-22 16:091010

来源:世界经理人

   胡浩












































问题概述

创业五年,至今自己还是老板兼销售总监,怎么办?

我已经创业五年了,公司运行也不错,但是至今的状态还是自己既是老板,又是销售总监,请问该怎么办?

文字解答

我想这个问题的原意是说公司发展五年了,还需要老板跑第一线,没有人能顶上,对以后有一定的担忧。

对这个问题,我给三句话的建议

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还在搏生存的阶段,你就是要全力投入,甚至做老板的就是要“无所不能”,一切的事都是你的事,哪里有窟窿就得补哪里。

不要被毒鸡汤害了,很多管理课告诉你一定要学会授权,要用员工的力量,老板要减少亲力亲为,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这些道理是对的,可是你知道吗?很多讲道理的人却从来没有管理过公司,更不要说成功地创办公司,他们不知道实际的差异,不管什么原因,许多中小企业里就是没人顶上,老板就是最大的人材,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先解决生存问题,有一定的基础,能离开危险边缘喘口气了,再慢慢把老板的责任释放开来让更多人承担。

不要说中小企业,即使在大企业,跨国公司里,老板永远都是最大的销售,因为向外界推介你的公司和业务,这就是老板的工作。

做老板不想兼销售总监,又不得不做,这个问题在于除了老板自己,别人没有业务能力,或者没有发现有能顶上的人,毕竟没有哪个老板傻到明知下属做不好,自己也要撒手不管,眼睁睁看着业绩下滑。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开始管理公司,而不是只做业务

你不可能一天八小时都在跑业务,其实是有其他时间的,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有管理思维。既然觉得销售管理是突出的问题,那就要着手去解决,不要总是以忙为借口拖着。

这时候不要用太多流行的管理方法或者人才管理办法,你首先必须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如果别人有了同样甚至更优秀的业务能力,你如何让他安心做下去?这是第一个问题,这就涉及到很多的管理办法,包括人才的职业发展、权益等等,但应用的核心点在于让人才能安心地、充分地发挥他的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当人才能在某个方面顶上你的作用时,作为老板,你自己又如何安心?这很关键,做老板的让自己能安心是个重要课题。

当你思考这些问题时,就会考虑到如何搭建组织的平台?如何让人才更具有对组织的忠诚度,更加愿意长久的与组织走下去,你就会发现自己应该做很多的管理手段,这个时候就开始进入管理了,不要管是否高大上的理论和方法,但凡有用就是对的,不管你的手段看起来很高大上,还是很简单粗暴,让人能够安心的工作,让自己能够安心的用这个人才,你的管理就是到位的。可以说人才的管理就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第三句话:找到对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有好的投入产出。

这里关键要提醒两点。

一是对于寻找人才的投入。

老板们反思一下:你是怎么找人才的?是把需要的岗位交待给人力去招聘还是让猎头服务?这些其实并不是求贤若渴,对于真正的人才,尤其是在中小企业里,还得老板来做首席招聘官,连出席活动时都是带着寻找人的眼光,想一想,连乔布斯都这样,他说自己参加宴会都是在想着什么人可以招揽过来,想着如何吸引对方。

反观我们很多抱怨缺乏人才的领导者,你真的做到了求贤若渴吗?真的在寻求人才吗?即使面试来了一组候选人,你是高高在上地挑选,还是带着吸引力法则在交流呢?

我想讲一个自己特别愿意做的事,建议在对重要岗位的人才进行面试时,了解候选人情况后,能发自肺腑地去讲述自己企业的优秀之处,哪怕你心里已经判定这个人不是所需的人员,但仍然要这样做,即使几句话。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你自己内心热爱这份事业,相信它的发展,并特别希望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面试不是单方面去筛选人,还是一个主动吸引和影响的环节,做好这一点,优秀人才被感召的概率会大很多。

二是学会对人才的适当管理。

中小企业往往野蛮生长,人才很多也是阶段性的,在某个阶段时你就需要某种人才,虽然未来不一定。你一开始特别规范虽然是有原则,但就会错失很多这个阶段能帮你的人才。

我们很多领导者其实并没有做好对人才适当管理的准备,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才,是会存在不同模式的管理的。正如Google公司创始人拉里.佩奇所说:“如果你判定人才会带来更大的产出,那就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只要牺牲小于产出就好了。”

这并不是说毫无组织纪律,更不是说一定要特例,而是在企业的现实需求来看,怎么样做会更好,尤其是顶尖的人才往往都存在很强的个性(为国家发展付出的那些功勋人物例外,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而以团队规则至上),如果用普通员工的模式来管理他们,必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企业不是一个强约束性组织,人才可以自由流动,老板们必须想清楚这一点。

以前我好不容易挖到了一个外企的中国区技术负责人,他刚退休,所以给了我机会,当然同时竞争挖他的企业也很多。我以很大的诚意和精力把他聘请过来,因为家庭所在地与总部不在一个城市的缘故,我们将其平时就派驻到当地分公司,同时也支持当地业务发展,对分公司来讲就是充分享用了总部的资源。

但不到一个月,总工就跟我提出辞职,说不想太累了,想安度晚年等等,我觉得很纳闷,细查之下才发现问题在考勤,分公司总经理是一个非常计较细节的人,要求所有人必须打卡,而这位总工年纪大了,又离得远,不想挤早高峰,就晚到了几次,被分公司总经理开会批评了几次,老人家脸挂不住了。

我问总工是不是这个问题,他说:“我也算公司高管,他分公司总经理自己都不打卡,我就是来发挥余热,还要这样管我,我还不如享受退休生活,别的公司请我去也不会这样对我。”

他其实不是受不了考勤,而是觉得自己奋斗大半辈子了,而且级别也在那里,为什么要像管年轻人那样管他。我非常理解,然后专门让人力发文给分公司,通知他们总工级别不需要打卡。

事情平息下来,总工其实是一个很敬业的人,他愿意干的话,多提点几句,团队收益都很大了,但如果因为这种细节让他不开心,反而混日子或者辞职,公司损失才无法弥补。

企业从生存走向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该野蛮的时候野蛮,该规范化的时候再规范化,看起来正确的做法用到了不对的阶段上就是错误。

所以,这位创业五年的老板,你的问题反映了几点:第一,你还没有摆脱生存危机;第二,你没有去用心物色人才,都过去五年了;第三,你的业务模式太没有安全感,依赖个人而非团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AI时代,人类的智慧还能用在哪里?
郭朝晖来源:世界经理人昨天思考AI应用时突然有个想法,让我既兴奋又焦虑。于是,连续打了5个电话:请教了清华的王院长、华理的讲习教授冯老师、著名信息专家果总,以及在商飞和宝钢研发一线的两位小老弟。在未来的工厂里,各种信息和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都是打通的。我直

0评论2025-03-1753

管理者如何提升概念思维能力?
王荣增来源:世界经理人通常我们将管理者需要的能力分为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与概念能力,一般来讲越是处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其概念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更强调的是业务能力,我在企业内训课《技术向管理转型》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常常能够获

0评论2025-03-1038

计划的三道防线:预测、安全库存和供应链执行
刘宝红来源:世界经理人经常有人问,如何做好计划,或者说计划与执行如何联动?这里我们总结为三个环节,或者说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那就是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其逻辑如下: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错多错少不一样,要尽力作出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提高首

0评论2025-03-1033

DeepSeek会对企业产生那些重要影响?
鲍跃忠来源:世界经理人近日,DeepSeek火了。作为一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能够创造领先全球的技术架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确实非常值得国人自豪与骄傲。更重要的是随着DeepSeek的爆火,已经开始引爆中国新的一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据有关报道:三大电信

0评论2025-03-1036

企业家只有一种:认清市场的残酷后,依然热爱它
老苗撕营销来源:世界经理人做企业像做人,总归要摔跟头的。不同的是:有人摔得早,有人摔得晚;有人摔得狠,有人摔得轻;有人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有人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土,继续大踏步往前走。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

0评论2025-03-0432

为什么你学的谈判技巧实战起来会“没用”?
料神外贸来源:世界经理人这几个问题要考虑清楚付款方式的谈判,可能是每个外贸人都遇到过的难题。谈判时,有些朋友会用到这么一招,叫做以退为进,条件互换。但在用这一招的时候,有几个问题请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我们来看今天的案例:01学员提问Sam,你好,碰到了一

0评论2025-02-2733

这个价格谈判误区,可能是你业绩平平的罪魁祸首!
作者丨毅冰来源丨毅冰米课之前后台有不少小伙伴希望我能多讲讲买手们的套路,毕竟只有知己知彼,才会更有把握打下胜仗。坦白讲,绝大多数的买手们都非常的精明,想拿下买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被买手反套路的比比皆是。01学员提问毅冰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

0评论2025-02-2431

真正让你逆袭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国海咨询自有原创方法论体系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职场人,一个人最大的底气并非背景、资源或人脉,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和个人都一样,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解决问题。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源自它解决了市场需求;一个人的价值,源自他对

0评论2025-02-2445

工作能力差的人,从这3点改变自己
张良计来源:世界经理人今天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一次日常工作,篇幅有点长,但耐心看完你一定收获颇丰。前段时间,我给公司的3位下属布置了一项工作任务,过几天收上来的作业却很不一样,由此让我产生一些感触和思考。任务的要求很简单,我想要知道关于国内滑雪运动的现状

0评论2025-02-1935

如何更有效地引进和发挥经营人才
来源:世界 经理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经营能力都是排在企业内部第一重要的,尤其是环境并不太景气的当下,很多企业里一号位主抓的都是经营,前两年有家企业新上任的董事长在大会小会上都强调,自己主要就是抓经营,而且过去两年里,他也是身体力行的抓,在我看来

0评论2025-02-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