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以“硬核”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2024-06-18 10:00660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张 蕴

海鸥低翔、海浪翻涌,夏日的大连,万物竞茂。

百年造船厂再启航、高端工业母机突破“卡脖子”技术、光伏装备全球领先……连日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访辽宁,所到之处,像海浪一样涌动的是创新的热潮,一批“硬核”技术成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夯实科技创新“底座”

远处青山叠翠、云雾缭绕,站在面积足有3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一片平地上,记者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脚下14米深处,竟然是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数控”)的工厂。

科德数控主要生产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对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严苛。为避免热胀冷缩引起形变,厂房温度需要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全年上下浮动不超过1摄氏度。“工厂建在地下,夏天无需制冷,冬天不用采暖,能源消耗仅需普通地上厂房的二十分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陈虎说。

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高端数控机床就是打造工业界的‘金刚钻’。”陈虎说。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量依赖进口,为摆脱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科德数控从零起步,参与建立了国内同行业唯一的“高档数控机床控制集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着手自主研发“中国制造”的五轴数控机床。

通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如今,企业高端五轴机床及其高档数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五轴数控机床和五轴数控系统双研发体系的“硬科技”上市公司。

陈虎说,目前科德数控整台机器的自主化率达到了85%,企业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辽宁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的缩影。

“辽宁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杨辉说,当前,辽宁创新生态持续改善,创新动能更加强劲,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正在转化为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重大成果竞相奔涌

走进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厂(以下简称“大连造船”),映入眼帘的是辽阔海面上一红一蓝两艘巨型船舶。

“蓝色的是5月27日刚出船坞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它实现了多项创新。”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负责人毛海波说。

大型LNG运输船与航空母舰、豪华邮轮一起,被并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设计与建造是一个国家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毛海波介绍,该船由大连造船自主研发设计,是大连造船史上承建的首艘LNG运输船,标志着大连造船正式进军大型LNG运输船建造领域,迈出了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建造过程中,大连造船运用新工艺工法,突破了绝缘板安装、安装精度控制、粘连精度控制、LNG货物围护系统焊接等关键建造技术。

“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机、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船……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一大批国之重器在辽宁问世。

“要将沈鼓打造成为重大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策源地。”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说。2000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专有技术,600项关键核心技术,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放眼全球能源化工核心动设备行业,沈鼓集团已处于世界同行业第一梯队。

在大连长兴岛,30年来,恒力集团在全国5个省、建成了九大产业园区,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发展,开创了多个第一。恒力石化PTA年产能1700万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PTA生产基地;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全球首次应用全加氢工艺,开辟了分子炼油先河,将原油利用率提高5%。

“深厚的工业‘家底’、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辽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和机遇所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要持续走好创新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辽宁振兴的这场硬仗一定能够打好打赢。”随行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卢阳旭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人形机器人带火丝杠业务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徐一鸣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也受到广泛关注。据了解,丝杠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与“肌腱”,直接影响到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精准度、稳定性以及负载能

0评论2025-03-1760

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0日消息,智元机器人今天正式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开创性提出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构。据悉,该架构由VLM(多模态大模型) + MoE(混合专家)组成,其中VLM借助海

0评论2025-03-1228

LG电子宣布推出新型OLED和QNED电视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1日消息,LG电子宣布其新型先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纳米电池发光二极管(QNED)电视即将投放市场,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观看体验。据介绍,这些新款电视不仅配备了用户友好型人工智能(AI)功能,还在图像质量上进行了

0评论2025-03-1235

“超级大脑”助无人驾驶落地
来源:科技日报【潮科技】◎本报记者 杨 雪没有人工智能(AI),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驾汽车。“我们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它能学习、记忆、推理、决策。与人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一样,它首先需要海量数据,掌握记忆方法,被不断地调教指正,从而做出更符

0评论2025-03-0726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京举办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3月4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今年人

0评论2025-03-0636

国产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成功总装下线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朱虹)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小组会议上,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委员向记者透露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HGT

0评论2025-03-0632

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实现完全自主研发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孙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5日透露,作为总设计师,她带领团队研发的1300千瓦级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APU),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实现完全自主研发。“1300千瓦级大功率

0评论2025-03-0621

量子科技正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吴纯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颠覆性、引领性和独特性,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量

0评论2025-03-0627

我科学家突破酶催化新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3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院高书山研究团队与杭州师范大学郭瑞庭教授课题组在酶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长期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O2・⁻)被视为细胞中的“健康杀手”,它像一把失控的“分子剪刀”

0评论2025-03-0624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神奇特性,在高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揭开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科学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借助研制的先进薄膜生长技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

0评论2025-0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