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量子科技正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2025-03-06 12:5353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吴纯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颠覆性、引领性和独特性,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量子技术已走进药物研发、生物化学等领域,并开始发挥作用。”3月5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量子技术在量子计算等领域,有望产生颠覆性贡献。

量子技术已在多领域探索应用

郭国平介绍,传统计算方法在高精度模拟时常面临算力瓶颈,而量子计算凭借其独特的量子并行性,可有效提升计算效率。

当前,我国量子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不过,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量子技术已在医药、金融、化学等领域崭露头角。

2024年8月,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国内首个量子分子对接应用。该应用依托“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显著提高了小分子药物设计的效率和精度,为药物筛选开辟了新路径。

近期,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相关单位共同主导的一项研究,首次展示了量子计算在变革药物发现流程方面的巨大潜力。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将量子计算模型同经典计算模型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对庞大数据集的训练、生成和筛选,探索出更广泛的化学可能性,发现了靶向“不可成药”癌症驱动蛋白KRAS的新颖分子。

“尽管量子计算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分子模拟、药物筛选、靶点突破和个性化医疗等方面的潜力,已初步显现。”郭国平说。

2月26日,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一枚量子云印章的使用过程。开机、指纹解锁、人脸识别、接入系统、盖章、审计拍照……一系列操作流畅而高效。

量子云印章是传统印章的数智化升级,可实现用、传、存、稽核等用印全流程量子加密安全保护,帮助强化内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安徽云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迎伟说:“预计在未来10年内,量子云印章的市场容量有望达到数百亿规模。”

此外,量子密信、量子密话、量子保密通信试验车等一批量子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也已逐渐应用落地。

量子科技有望带来颠覆性创新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袁声军表示,目前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还停留在原型机阶段,其比特数和保真度都还远没达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的程度。

“当下,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性研究,就是探索如何将原型机和传统计算机结合,发挥两者各自优势,以解决特定计算问题。”袁声军说。

生物医药领域有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新药从发现到上市,需要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传统药物发现方法依赖于大量的实验试错,而随着量子硬件和算法的不断进步,量子计算有望彻底改变这一范式。

“量子计算有望将这一周期缩短至3年甚至更短。”郭国平介绍,量子计算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疗效的化合物,模拟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生物化学机制,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袁声军则表示:“量子科技中部分技术已相对成熟,具备产业推广的潜力。然而,更多颠覆性的创新属于未来产业,在推进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量子计算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量子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更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郭国平建议,政府可通过示范项目、应用试点等方式,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强化用户需求导向,避免研发与市场脱节。

量子科技作为未来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与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息息相关。郭国平说,期待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协同与人才培养的“组合拳”,使量子科技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人形机器人带火丝杠业务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徐一鸣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也受到广泛关注。据了解,丝杠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与“肌腱”,直接影响到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精准度、稳定性以及负载能

0评论2025-03-17290

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0日消息,智元机器人今天正式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开创性提出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构。据悉,该架构由VLM(多模态大模型) + MoE(混合专家)组成,其中VLM借助海

0评论2025-03-1257

LG电子宣布推出新型OLED和QNED电视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1日消息,LG电子宣布其新型先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纳米电池发光二极管(QNED)电视即将投放市场,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观看体验。据介绍,这些新款电视不仅配备了用户友好型人工智能(AI)功能,还在图像质量上进行了

0评论2025-03-1268

“超级大脑”助无人驾驶落地
来源:科技日报【潮科技】◎本报记者 杨 雪没有人工智能(AI),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驾汽车。“我们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它能学习、记忆、推理、决策。与人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一样,它首先需要海量数据,掌握记忆方法,被不断地调教指正,从而做出更符

0评论2025-03-0753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京举办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3月4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今年人

0评论2025-03-0664

国产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成功总装下线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朱虹)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小组会议上,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委员向记者透露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HGT

0评论2025-03-0646

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实现完全自主研发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孙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5日透露,作为总设计师,她带领团队研发的1300千瓦级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APU),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实现完全自主研发。“1300千瓦级大功率

0评论2025-03-0653

我科学家突破酶催化新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3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院高书山研究团队与杭州师范大学郭瑞庭教授课题组在酶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长期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O2・⁻)被视为细胞中的“健康杀手”,它像一把失控的“分子剪刀”

0评论2025-03-0650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神奇特性,在高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揭开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科学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借助研制的先进薄膜生长技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

0评论2025-03-0357

常压下镍氧化物具高温超导电性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深圳2月18日电 (记者吕绍刚、程远州)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并

0评论2025-02-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