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3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院高书山研究团队与杭州师范大学郭瑞庭教授课题组在酶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长期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O
2・⁻)被视为细胞中的“健康杀手”,它像一把失控的“分子剪刀”,肆意破坏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癌症、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然而,该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团队发现,超氧阴离子竟能成为药物合成的“催化剂”,这为药物绿色制造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开辟了全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超氧阴离子是生物体代谢时产生的一种活性氧自由基。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持续研究如何清除它,以减轻其对健康的危害。然而研究团队发现,超氧阴离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合成。
据了解,麦角碱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分子,临床上有10余种药物基于其结构开发,用于治疗孕妇大出血、帕金森病和偏头痛等疾病。在合作团队杭州师范大学的结构生物学数据支撑下,高书山首先发现了参与麦角碱合成的过氧化氢酶EasC工作的奥秘。
高书山介绍,EasC拥有两座“车间”:一座位于酶中心,负责生产超氧阴离子;另一座位于酶表面,负责催化麦角碱分子的合成。两座“车间”之间通过一条“输送管道”相连,超氧阴离子通过这条管道被精准输送到酶表面,启动药物分子的合成。
“这种‘双车间-输送管道协同’酶催化方式的设计,既利用了超氧阴离子的强大反应能力,又规避了它的破坏性,体现了微生物酶系统在氧化学利用方面的进化智慧。”高书山说。
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超氧阴离子的生产过程并不需要消耗外源电子,而是由麦角碱底物分子直接“供电”完成。超氧阴离子只在酶表面的底物到位时才会生产并启动运输。这种精密的调控机制不仅提高了药物合成的效率,还避免了超氧阴离子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超氧阴离子在生物催化中的多功能性,突破了现有对其“负面”功能的传统认知。高书山表示,这种基于超氧阴离子的催化机制可能广泛存在于不同的酶系统中,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了全新路径。
在应用方面,这一发现将加速麦角碱等抗抑郁药物的新药开发和绿色制造进程。相关酶制剂的开发将为传统化学合成提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推动医药制造向高效、环保的范式转变。
国内外领域专家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可能重塑氧化酶进化认知”,并强调“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全新路径,在生物制药、绿色化工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人形机器人带火丝杠业务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徐一鸣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也受到广泛关注。据了解,丝杠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与“肌腱”,直接影响到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精准度、稳定性以及负载能
0评论2025-03-1755
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0日消息,智元机器人今天正式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开创性提出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构。据悉,该架构由VLM(多模态大模型) + MoE(混合专家)组成,其中VLM借助海
0评论2025-03-1226
LG电子宣布推出新型OLED和QNED电视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11日消息,LG电子宣布其新型先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纳米电池发光二极管(QNED)电视即将投放市场,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观看体验。据介绍,这些新款电视不仅配备了用户友好型人工智能(AI)功能,还在图像质量上进行了
0评论2025-03-1234
“超级大脑”助无人驾驶落地
来源:科技日报【潮科技】◎本报记者 杨 雪没有人工智能(AI),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驾汽车。“我们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它能学习、记忆、推理、决策。与人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一样,它首先需要海量数据,掌握记忆方法,被不断地调教指正,从而做出更符
0评论2025-03-0724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京举办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3月4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今年人
0评论2025-03-0634
国产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成功总装下线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朱虹)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小组会议上,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委员向记者透露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HGT
0评论2025-03-0630
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实现完全自主研发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孙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5日透露,作为总设计师,她带领团队研发的1300千瓦级大功率辅助动力装置(APU),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实现完全自主研发。“1300千瓦级大功率
0评论2025-03-0620
量子科技正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吴纯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颠覆性、引领性和独特性,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量
0评论2025-03-0624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神奇特性,在高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揭开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科学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借助研制的先进薄膜生长技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
0评论2025-03-0318
常压下镍氧化物具高温超导电性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深圳2月18日电 (记者吕绍刚、程远州)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并
0评论2025-02-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