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台积电,感觉身体被掏空?

2023-03-28 13:52360

来源:搜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BT财经,作者|游璃

“当你不知道把钱花到谁身上时,买芯片就对了。”

投资市场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 从近期ChatGPT带动的芯片投资热潮就可见一斑,从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到云计算AIGC等尖端技术,芯片无一不是其底层承载物,纵观股票行情也能发现,、高通、联发科等芯片行业巨头都有着大批拥趸。

近日公布了2月的营收情况,和2022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截至3月24日,收盘价为95.09美元/股,股价离巅峰期也跌去一截。2022年财报显示,日均净利润6.2亿元的业绩可称傲人,财报释出后股价应声拉高,当日股价曾一度达到新高点105.88美元/股。

综合最近的财报数据来看,缺少竞争对手的却进入了下行周期。有观点认为,对于周期股投资来说,买在周期见底时,卖在周期见顶时是最基础的法则,然而现在3nm制程成本高昂,可见的需求又并不充足,投产比不一定能如它所愿,目前来看时间没有站在这边。

资深投资人许代之表示,购买的最佳时机早已过去,透过散户们一窝蜂抢购的态势,应该冷静地看到它被过分高估的事实,在未来,势必会缓慢下坡。

为何市面上会出现这种观点?到底怎么了?资本市场里如何拨开迷雾精准预判未来?以为例,我们会学到什么?

没有想象力?

不得不承认,在半导体芯片的领域,有着近乎垄断的地位,但是与其地位不匹配的,却是所畅想的未来已经没有了想象力。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披露的2022年全球TOP 10半导体厂家的销售额排名速报中,冠军韩国三星电子年销售额为656亿美元,亚军美国英特尔为584亿美元,季军韩国SK海力士为362亿美元。

这份榜单里没有把等代工厂计算在内,但已经能够看出芯片赛道的特质之一,即马太效应突出。 排名靠前的头部企业坐拥海量资金,它们凭借已有资源持续巩固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订单,吞下更大的蛋糕。

仔细看排名第三的SK海力士,它与三星的销售额差距已经不小,而根据2022年报,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额是758.8亿美元,约等于SK海力士的2.1倍。

就像大量投资者说的那样,台积电是半导体先进制程实力最强大的公司,没有之一,除了三星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可以与台积电抗衡的玩家,想要反超更是不太可能。不过回归文章开头所说的观点,缺少竞争者不代表没有弱点,综合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来看,已经进入下行周期。

按照2022年第四季度数据,12月时的销售额为1925.6亿新台币,环比下降13.5%,季度营收则是6255.32亿新台币,环比增速放缓至2%。最新公布的营收数据显示,2月合并营收约为1631.74亿新台币,较1月减少了18.4%。许代之表示,这与全球消费电子需求出现明显波动有关,尤其是智能手机这个大主顾的出货量下滑,直接影响了上游半导体行业的生存状况。

众所周知,苹果是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它给贡献了5296.49亿新台币,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23%。但根据“半导体产业纵横”援引的第三方报告,苹果在统计时段内,出货量与总量连续三周出现大幅下滑,随后回归正向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此前销量不佳影响,采用降价策略刺激消费,而且尽管优惠力度不小,销量涨幅也仅仅是提高1%而已。

代表着商务、高端的苹果尚如此,其他手机品牌的日子不难想象。TMT行业研究员肖宇超说:“现在芯片需求比较高的行业只有汽车电子,但相比其他类型的芯片,汽车电子的制造门槛是比较低的,厂商没必要为台积电的咖位买单,台积电在这个阶段的竞争力会被明显削弱。”

对此不是毫无准备,财报电话会上总裁魏哲家作出过回应,预测2023年半导体产业市场产出将下滑4%,晶圆代工产业则减少3%。坏消息是,还没做好准备,过去常用的先进制程带动净利拉升这招,现在正逐渐失效。

数码博主MebiuW指出:“的6/7nm工艺产能利用率在去年第三季度末就已跌至90%以下,随着联发科和AMD等多家客户砍单,11月跌至60%,到3月末将不足40%;4/5nm工艺的跌势也是逐月下滑变得更明显,去年10月产能利用率还是100%,现在已跌至75%。”如此看来,的市值确实有被高估的嫌疑。

自残式扩张?

资本市场动向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三要素的影响是很难剥离的,将目光放远至全球来看,发展的另一个隐忧,其实是它前往美国建厂必须面临的压力。

自传出赴美消息以来,的态度历经过多次转变。从最初坚定反对,到中期语意模糊拖延量产时间,再到去年终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举办首批机台设备到厂典礼,与美国的关系复杂程度不亚于权谋剧,人们都以为2022年12月6日宣布投资金额由120美元增加至400亿美元是这场马拉松的终点,但其乐融融的景象终于还是被打破,二者的合作也再度变得扑朔迷离。

3月16日,创始人张忠谋对话经济学家克里斯·米勒时直接说道:“我们估计去美国的成本比在台湾高百分之五十,我发现这个数字被我低估了,实际成本可能比这个还要高,在美国我们找不到任何有经验的人,来修理我们在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精密机械,当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一切都停止了。”财报电话会上台积电也表示,受人力开支、许可证、合规性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的建设成本可能至少是台湾的4倍。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的员工也无法理解公司赴美建厂的计划。外媒对11名的员工进行了采访,不少员工都认为,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公司在研发上的专注度,很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创造机会。

肖宇超指出,这还只是初期的建设成本,在美国这样的地方,人力和监管才是大难关。芯片制造业内有个统一的观点,美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之所以没有在美国当地实现半导体的设计、制造、封测的全流程管控,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有心无力。更直白点说,美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刻意放弃了一部分“苦活累活”,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投资在技术而非工程上,中日韩芯片赛道能蓬勃发展,第一个搭建平台的其实是美国自己。

所以在几十年以后,美国已经失去了充足有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完整的芯片产业链,造成了制造业的空心化。资深政经记者谭天表示,经济脱实向虚之后,美国在技术工人及工程师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缺口,而人才储备不足又直接影响着台积电的成本。有业内人士透露,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工资中位数高出台湾地区3倍,医保和退休金等社保支出则高出25-30%。

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只能采取以台湾工程师为工厂主体的运营模式,但这又会引出下一个问题。

第一,本身在台湾的人才缺口就很大,据台湾地区104人力银行统计,半导体人才需求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持续创新高,平均每月缺口达2.6万人,芯片制造人才2022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招募1.6万人,年增幅达36.3%。第二,降本增效要求下,外派到美国的台湾工程师工资涨幅不会太高,做一样的活拿更少的钱,需警惕人才流失的可能。据了解,目前已经出现英特尔、高通直接到台积电门口招聘的情况,台积电极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为发展先进封装技术,已经挖来前研发副处长林俊成,担任半导体部门先进封装事业副总裁。产业专家认为,要警惕人才进一步流失的问题。

此外,海外监管的情况也与熟悉的台湾地区有所区别。身处芯片制造行业,机密文件及技术是它的立身之本,这些数据不止看重,美国也一样看重,因此在亚利桑那州的建厂项目,参与监管的机构极多,留给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多,可以想象的商业空间也不会太大。

IT行业研究员姜鹏许指出,看似扩张势头非常迅猛,但是在海外的布局被认为是自残式的扩张,面临着核心技术外流、技术型人才外流、成本高企等众多问题,除了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外,在美还要受到许可、监管、以及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这正是进入下行周期的一大原因。

依然身处迷雾中?

对来说,基本盘虽然还算坚实,但在全球芯片需求下降、代工厂们纷纷开始去库存的时候,扩大产能显然是逆势而行,更何况的选择,是到成本更高的美国建厂。

根据最新财报,的存货周转率2022年一直在提升,从一季度的2.5一路涨到2.85,总资产周转天数也不断升高,由三季度末的659.74增加到了691.2。对于周期股投资来说,买在周期见底时,卖在周期见顶时是最基础的法则,然而现在3nm制程成本高昂,可见的需求又并不充足,投产比不一定能如它所愿,而且留给的时间不多了。

未来台积电要面临的是一团迷雾,美国承诺的芯片法案也出现新的变数。

雪球大V无心分析:“芯片巨头们把投资款打过去了,这厂子盖得差不多了,结果美国公布了一个芯片法案的实施细节,里面所规定的条款形同抢劫。比如美国政府竟然还要求分红,要求这些芯片厂商把利润分给美国政府,三星、这些厂商赴美扩张不亚于以身饲虎,如果这么搞下去,最终的投资和商业运作一旦失败,那岂不是这些个巨额投资要全部血本无归了。”

还有行业人士担忧,未来留给的难题,除了高昂的建设和人力成本要如何平衡外,还不排除美国继续对步步紧逼的可能性——即美国在未来要求将2nm、1.4nm甚至1nm等先进制程工艺都转移到美国生产,到时候或面临被“掏空”的巨大风险。

不仅面临来自政策的不确定性,合作伙伴也开始频频“背刺”。据外媒最新报道,英特尔推迟了N3工艺订单;苹果也对失信了,砍掉了12万片N3订单。

此外,还面临来自同赛道的激烈竞争。英特尔和三星同样没有闲着,都已在美国启动了新晶圆厂兴建或扩产计划。其中,英特尔俄亥俄州利金郡晶圆厂已经正式动工,估计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兴建2座新晶圆厂外,预期未来10年还将投资金额扩大到1000亿美元,共兴建8座晶圆厂;三星也赴美投资170亿美元在德州泰勒市建3nm新厂。

总的来说,市场和众多分析人士对赴美建厂的计划并不看好,甚至员工、美专家以及外媒都不看好,美媒还放出“事情闹大了”的评论,足以证明,在美的处境没有那么乐观。

在向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终点一路狂奔,很显然,的这场豪“赌”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也警示我们,耐心、稳健是正确姿态,盲目扩张则值得警惕,只有具备长线思维,时间才会以友人姿态出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升至63%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

0评论2025-03-1753

光伏行业或迎复苏 多家上市公司拟投建新项目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丁 蓉见习记者 张美娜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新建光伏发电项目。3月15日,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能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韶能集团韶关市瑞储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储新能”)拟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

0评论2025-03-1754

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企业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向炎涛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化身”记者参与两会报道;在湖南长沙,人形机器人穿上“红马甲”,作为志愿者与居民互动;在浙江,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搬运物料……当下,人形机器人在全国多地“开花”,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正逐步走进现实生活。国务院

0评论2025-03-1239

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A股公司已深度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向炎涛 王 僖我国钙钛矿光伏电池科研领域传来喜讯。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据悉,该研究发现了钙钛矿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光机械诱导分解效应,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机

0评论2025-03-1142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产业链公司加紧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何文英3月份以来,固态电池产业消息不断。3月18日,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召开在即;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于3月份发布“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受上述消息影响,上周以来,固态电池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

0评论2025-03-1036

得力干将,4大素质
笔记侠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世界经理人经授权转载。内容来源:本文来自量子教育,企业人才培养优质内容及创新解决方案服务商。分享嘉宾:宝洪江,干部管理与任职资格专家。高级笔记达人 |拾零责编|柒排版| 拾零组织管理笔记君说:都说一将无

0评论2025-03-1040

让机器人助力十万亿康养市场
原创张小石2025-03-10 00:00:00 世界经理人AI 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幸福的晚年吗?弗兰克曾是一名珠宝大盗,晚年患有老年痴呆症,儿子买了一个机器人照顾他。这个小机器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地听他讲自己的故事,接受他的抱怨,甚至和他一起外出踩点、偷盗。小机器

0评论2025-03-1027

AI智能体产品持续上新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李雯珊见习记者 刘晓一3月6日,国产AI(人工智能)智能体迎来重磅上新。中国Monica.im团队发布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产品Manus。据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评估通用AI助手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绩,

0评论2025-03-0733

AI夜校帮民众提升“未来技能”
来源:环球时报巴西Ocafezinho新闻网3月3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夜校——中国旨在为技术未来培养人才中国深圳推出了一项举措,为当地劳动者免费提供人工智能(AI)课程,旨在让民众具备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能力。这一提议为外卖骑手等劳动者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在一个日

0评论2025-03-0627

我国将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丁怡婷)一条平缓的坡道,一处牢固的扶手,一个足够轮椅回转的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从提升工程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

0评论2025-0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