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产业链公司加紧布局

2025-03-10 13:1235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何文英

3月份以来,固态电池产业消息不断。3月18日,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召开在即;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于3月份发布“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

受上述消息影响,上周以来,固态电池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市场需求推动规模增长

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本质是材料体系的革命性重构。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可分为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类,每种技术路线在性能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上各有不同。其中,国内上市公司布局的技术路线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

据张佳峰介绍,氧化物固态电池稳定性优异,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制造成本较低,缺点是界面接触差导致循环寿命短,室温电导率低,需添加液态电解液或导电聚合物改善性能。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此类技术路线的典型代表。

“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优势是离子电导率最高,能量密度潜力大,适配全固态体系,缺点是化学稳定性差,制备成本高。目前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均有布局。”张佳峰表示,此外,还有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布局了多条技术路线。

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固态电池产业化竞速,旨在提前卡位千亿元市场风口。据日本市场调查机构富士经济公布的调查报告,2024年全固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预估约合人民币54.19亿元,是2023年的4倍,2045年预估将扩大至人民币约4073.51亿元,将达到2023年的299.2倍。

张佳峰认为,这种市场规模指数级增长的背后,是双重需求的强力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突破36%之后面临续航瓶颈。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也提出了刚性需求。

A股公司“竞赛”升温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市公司的固态电池“竞赛”持续升温。

头部企业通过核心技术优势构建坚实壁垒。例如,宁德时代已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1000人以上,并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比亚迪研发的全固态电池采用交错层叠设计提升性能,续航达1200公里;国轩高科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该款固态电池采用了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材料技术,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公里。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企业也纷纷加入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中心高级经理卢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对负极材料需求有所差异,包括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负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都可以应用。针对固态电池不同的技术路线,公司目前在相关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方面均有开发和产品布局。其中,硅碳负极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布了固态电池的相关进展。例如,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三元产品均可用于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也与下游固态电池厂商进行了积极对接;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锆基产品上形成了产能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与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开展了业务合作;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备了硫化物、氯化物等固态电解质的其他固态电解质粉体技术路线。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时点的临近,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版图或将重塑。张佳峰认为,固态电池的竞争本质是制造体系的竞争,在产业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其商业化进程已按下快进键。在这场决定未来十年能源格局的竞赛中,技术路线的选择与产业链的协同能力,将成为企业能否复制锂电辉煌的关键因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升至63%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

0评论2025-03-1752

光伏行业或迎复苏 多家上市公司拟投建新项目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丁 蓉见习记者 张美娜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新建光伏发电项目。3月15日,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能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韶能集团韶关市瑞储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储新能”)拟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

0评论2025-03-1753

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企业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向炎涛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化身”记者参与两会报道;在湖南长沙,人形机器人穿上“红马甲”,作为志愿者与居民互动;在浙江,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搬运物料……当下,人形机器人在全国多地“开花”,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正逐步走进现实生活。国务院

0评论2025-03-1238

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A股公司已深度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向炎涛 王 僖我国钙钛矿光伏电池科研领域传来喜讯。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据悉,该研究发现了钙钛矿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光机械诱导分解效应,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机

0评论2025-03-1141

得力干将,4大素质
笔记侠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世界经理人经授权转载。内容来源:本文来自量子教育,企业人才培养优质内容及创新解决方案服务商。分享嘉宾:宝洪江,干部管理与任职资格专家。高级笔记达人 |拾零责编|柒排版| 拾零组织管理笔记君说:都说一将无

0评论2025-03-1039

让机器人助力十万亿康养市场
原创张小石2025-03-10 00:00:00 世界经理人AI 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幸福的晚年吗?弗兰克曾是一名珠宝大盗,晚年患有老年痴呆症,儿子买了一个机器人照顾他。这个小机器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地听他讲自己的故事,接受他的抱怨,甚至和他一起外出踩点、偷盗。小机器

0评论2025-03-1026

AI智能体产品持续上新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李雯珊见习记者 刘晓一3月6日,国产AI(人工智能)智能体迎来重磅上新。中国Monica.im团队发布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产品Manus。据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评估通用AI助手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绩,

0评论2025-03-0732

AI夜校帮民众提升“未来技能”
来源:环球时报巴西Ocafezinho新闻网3月3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夜校——中国旨在为技术未来培养人才中国深圳推出了一项举措,为当地劳动者免费提供人工智能(AI)课程,旨在让民众具备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能力。这一提议为外卖骑手等劳动者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在一个日

0评论2025-03-0626

我国将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丁怡婷)一条平缓的坡道,一处牢固的扶手,一个足够轮椅回转的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从提升工程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

0评论2025-03-0327

规模超170亿元 3月首批上市ETF“定档”
来源:证券时报余世鹏/制表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3月初,资本市场迎来首批上市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截至2月28日收盘,11只新成立的ETF确定了上市日期,3月3日、4日、5日分别有1只、1只、9只ETF相继在交易所上市,累计规模达170.22亿元。加上另外3只新成立但上市时间待

0评论2025-03-0328